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要闻动态

向新而行 向强而进 奔赴更加美好的未来——山西大学师生热议2025年全国两会

文章来源:校内各单位 编辑:姜锐涵 发布时间:2025-03-11

春潮奔涌,奋楫新程。3月10日、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先后在北京闭幕。连日来,山西大学师生热切关注全国两会动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收听收看两会盛况,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畅谈感想体会,共话未来发展,持续掀起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热潮。


不负春光 凝心聚力谋发展


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谋远虑、运筹帷幄、攻坚克难,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系统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政府工作报告高举伟大旗帜,提振发展信心,凝聚奋进力量,师生备受鼓舞,信心满满,干劲更足。

“报告全面回顾了2024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非凡成就,展现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同时擘画了新征程的宏伟蓝图。”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山西省委副主委、九三学社山西大学主委、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副院长双少敏教授现场聆听了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特别强调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系列部署。报告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指明了方向,体现了国家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坚定决心,同时也赋予了高校教育科研工作者建设教育强国的使命与责任。我们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有效推进优质本科教育扩容,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以科技创新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2025年的全国两会,不仅是对国家各项工作的全面总结与部署,更是对祖国未来辉煌前景的方向性指引。两会提出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区域协调等方面的新要求与新举措,无不彰显出国家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的长远规划。这使得每一名中国人都能够深切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生命力,感受到国家在新时代发展中的不竭动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邓韬副教授表示,“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将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堂,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奋斗奉献精神,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5年,'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正待谋划。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全国两会的召开,对于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奋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校党委书记王仰麟表示,“下一步,学校将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持续锚定强国建设,聚焦复兴伟业,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切实将两会精神转化为办学治校的生动实践,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中彰显担当,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两会召开是国家大事,将决定我国2025年要实现的目标、要完成的任务、政策的取向、实现的路径等重大问题。过去的一年经济,虽然很艰难,我们仍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经济增幅5%,经济总量134.9万亿。与2002年的经济总量10万亿相比,翻了将近四番,增速位居世界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0%。报告中指出,2025年预期要实现的目标:经济增长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生存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城镇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左右,单位能耗降低3%左右等等。李强总理的报告充满了大国的担当和自信,让我们充满期待。”中宣部表彰的理论宣讲先进工作者、离退休教师鲍善冰教授如是说。

“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激荡人心、催人奋进!教育始终是两会关注的重点。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颁布,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供了指引。两会再次围绕教育强国建设,就相关部署进行细化落实。”党委巡察办(党风廉政建设办公室)主任、机关党委书记王亚美表示,“作为高校党务干部,我将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党建引领,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将两会精神转化为奋进力量,以高质量党建护航教育强国建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书写山西大学答卷!”

“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承载着人民的期望,凝聚着发展的力量,令人备受鼓舞。2024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显著,经济总量突破1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0%,人均GDP、居民收入涨幅明显,粮食产量首次站上1.4万亿斤的新台阶,人口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这些成就令人振奋,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辅导员曹晓东对全国两会的召开非常关注,他表示,“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将立足自身岗位,牢固树立服务学生意识,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苦练本领、创先争优,做时代新人,担时代重任,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力量。”

“2024年山西交出的答卷令人振奋:晋能控股建成全国首个5G+智能化千万吨级矿井,吨煤生产能耗下降18%;吕梁焦化产业通过碳效码平台,实现减碳增收3200万元——这些实践印证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的转型路径,正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的生动诠释。”经济与管理学院理论经济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宋婧玮尤为关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化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战略部署。她表示,“面向2025年,山西必将在传统能源转型、新能源提质增效上蹚出一条新路。作为一名能源转型方向的博士生,我愿扎根三晋大地,用学术研究的精度丈量黄土地绿色转型的深度,让青春在能源革命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光芒。”

“我期待通过全国两会能够看到更多‘聚焦中小学科学教育提质增效’的内容,加大人工智能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城乡学校共建共享虚拟实验室、开源硬件资源库,加快构建跨学段衔接的AI课程体系,研发融合乡土特色的项目式学习案例,将科创实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学校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学生郭佳东对全国两会的召开非常期待,他表示,“在支教服务中,我将依托现有资源,通过生活化场景引导学生感知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机器人能不能当班长’等情景辩论,让抽象概念在实际探讨中生根发芽,激发乡村儿童的数字创造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育‘带不走的本土创新基因’,用青年声音讲述支教故事,以实际行动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担当时代重任。”


不负使命 强国建设勇担当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聚焦两会中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热点话题,师生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斗志昂扬。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我国过去一年取得的辉煌发展成就,展示了党和人民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传递出教育强国的时代强音,聚焦高等教育改革、科技创新赋能、人才队伍培养等核心议题,为高校发展锚定新方向。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耿彦看着现场直播,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报告内容,他表示,“下一步,我们要坚持质量为先的内涵式发展方式,积极探索适合学习者需求的终身学习新模式,有效地利用优质课程资源,持续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促进‘规模、结构、质量’协调发展,推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开放、更加高效地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这为我们做好人事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教师工作部部长、人力资源处处长胡英泽教授深刻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他表示,“立足学校实际,我们将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小切口,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具体而言,要进一步完善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同时,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通过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保障,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等论述,为我们绘就了新一年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校长黄桂田表示,“新的征程上,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聚焦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的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生态,调整资源结构布局,强化科研组织攻坚效能,持续健全人才引育体系,纵深推进‘双一流’建设,以办学实力的整体提升助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一体推进,为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贡献更多山大智慧和山大力量。”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发布,为未来教育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教辅党委书记郭燕梅收看了大会盛况,她表示,“作为一名高校党建思政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尤其是在我校刚刚结束的2025年春季战略研讨会上,面对‘强国建设,山大何为’这一命题,我们更应认真思考,明晰路径,不仅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更要坚定使命担当,立足岗位,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提升思政引领力、拓展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深度、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激发基层党建新动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踔厉笃行。”

“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更是为教育强国建设描绘了清晰蓝图。”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党委书记冯乃辰说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对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充满信心,坚信在国家的坚强领导下,教育将更加公平、优质、均衡。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共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我真切感受到国家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决心与努力。中学时期,援疆教师们的到来,给我们带来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让我这个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学子,有机会走进大学课堂,改变了个人命运,也让更多边疆孩子看到希望。今年两会再次聚焦教育热点,提出‘扩大高中学位供给’‘免费学前教育’等政策,直击群众关切,既让我们看到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未来,也让我对教育强国建设充满信心。”自动化与软件学院2024级少数民族学生伊尔潘·努尔艾力表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坚定教育报国信念,勤奋钻研专业知识,毕业后回到新疆,运用所学知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边疆教育中的应用,用实际行动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作为一名来华留学生,我深感荣幸能够见证全国教育大会的胜利召开以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印发。这些重大举措不仅彰显了中国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更体现了中国致力于建设教育强国的坚定决心。中国教育领域取得的改革发展成就令人瞩目,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国教育的蓬勃生机与活力。”美籍留学生WAGNER RYAN MICHAEL对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充满信心,他表示,“今后,我将积极参与文化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见证并参与中国教育强国的伟大进程。”


不负韶华 砥砺奋进开新局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全国两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师生迎难而上,拼搏实干,砥砺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初民学院院长、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姝彦教授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为高校下一步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出发,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立足本职岗位,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奋力书写新时代山西大学人才工作的新篇章。”

“过去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教育事业也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离退休教师赵宇霞教授谈道,“作为一名退休的教育工作者,我能亲身感受到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无论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不断扩容,还是教育公平的逐步推进,都让我对教育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两会报告中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这些举措让我看到了国家对教育的长远规划和坚定决心。我坚信,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研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关于教育的规划与展望,令人深感振奋。从学前教育的逐步免费,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再到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的扩大,每一项举措都关乎民生。这不仅是对教育公平的有力推动,更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追逐梦想。”附属中学思政课教师孙雅琪说道,“作为一名中学思政课教师,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及时把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热点话题转化为鲜活的教学素材,不断拓展实践育人阵地,努力把思政小课堂进一步融入社会大课堂,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人才支撑。”

“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在学院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对会议高度关注。回顾2024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显著,教育科技人才事业一体推进,在人工智能、芯片制造等诸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成就让我们深感自豪与振奋,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对学科专业发展充满信心。”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解珂珂关注着两会的动态,他满怀期待地说,“展望2025年,期望经济能持续高质量增长,社会民生进一步改善,教育强国建设加快推进。接下来,学院党委将积极贯彻两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物保护及考古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本次两会的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凝聚了社会各界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期盼。”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邢雅娟特别关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动态,她说道,“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考古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要立足山西资源优势,服务国家文化战略,肩负好保护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使命,同时,更要让文物‘活起来’,聚焦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映照文物保护利用赋能人民美好生活的时代呼唤,积极开展文物活化利用工作,不断释放文物资源的文化魅力,为建设文化强省贡献一份力量。”

“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报告聚焦教育领域,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令我深感振奋、倍受鼓舞。”体育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周婷表示,“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者,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聚焦团员和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主线,正确处理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扎实推进‘五育’并举,创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深入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一己之力。”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听到这段话,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科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高天舒深感肩上的使命重大,他表示,“过去一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2.7%,优良天数比例上升至87.2%,这些数据坚定了我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我将脚踏实地、刻苦钻研,扎扎实实做好环境资源研究工作,以实际行动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创新局面’令我印象深刻。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不仅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深刻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专业2021级本科生于子同通过网络学习了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他表示,“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校师生必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勇毅前行,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用实干和担当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责编 | 姜锐涵              

二审 | 王利花、范艳华

三审 | 张   捷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0044 投稿邮箱:sdsz@sxu.edu.cn
COPYRIGHT 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西大学党委宣传部